--以自然語言English 產生設計--

以下文字可產生左圖
A living room with two white armchairs, and a painting of the Colosseum, The painting is mounted above a modern fireplace.
帶有兩個白色扶手椅的客廳和羅馬鬥獸場的油畫,該油畫安裝在現代壁爐上方。

這Dall-E應該可以視為任何人運用語言描述概念後,Dall-E就能以影像回應可能的設計完稿圖像。真的太驚人了。

Dall-E OpenAI官網
左圖放大
原文論文解析,需要有AI深度學習的基礎知識

#OpenAI, #text to images

--以自己的臉遠距模擬講話的臉--

Inventing Virtual Meetings of Tomorrow with NVIDIA AI Research
知名顯視卡公司 Nvidia 發布一項有關克服低頻寬遠距會議影像傳輸應用。
1. 首先利用網路攝影機 Webcam 擷取主要人臉畫面 Keyframe,並發送給接收端 Receiver。
2. 接下來針對發送端的人臉進行五官特徵點的擷取,並只傳送這些很有限的特徵點位置資訊。
3. 接收端有了最新五官特徵點後利用AI演算法即時模擬特徵點變化後的人臉與表情,達到擬真影像對話溝通的目的。

Nvidia AI官網

#AI, #remote meeting, #Nvidia

Google ATAP Project Jacquard[2020-10-19 18:00:46]

織品互動設計

在傳統織品中織入導線,讓織品可以透過人體觸摸介面,觸發互動行為。設計師可以藉由可感知的織品解放行維偵測的界限,自由開創各式各樣的互動行為。

ATAP 官網
智慧夾克

#互動科技


Create 3D maps and models from drone images


1. 利用無人機拍攝影像,建立三維模型
2. Full-color point clouds 全彩點雲
3. 3D textured meshes 三維材質網格面
4. Level of Detail (LOD) models 不同等級細節模型
5. Georeferenced Maps 擁有大地座標地圖
6.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 正射投影
7. DSMs, DTMs 數值地形模型
8. Map & Quality Reports 高精度地圖

#影像建模, #photogeometry
capturingreality.com官網

伺服端與用戶端及時協作

三維建模網路協作一直以來都是只存在概念想像,未能真正實現的難題。
Blender 3D 今天終於推出網路協力建模的工具,突破且實踐了遠距合作建模的工作型態。再一次讚嘆開源(open source)工具的無限可能。
協力建模影片內容起始於2:00位置,可快轉。

#3D modeling

目錄 [施勝誠 2020/7/6]
1. 結構美學
2. 安藤講堂的成音工程
3. 清水模:安藤的清水混擬土定義
4. 精準對線
5. 極簡美學
6. 樞紐空間
7. 二樓露台空間美學
8. 清水模的規劃與設計
9. 小小三角型
10. 二樓整體粉光地板
11. 主要天光
12. 隱沒在設計手法中之防煙垂幕
13. 三樓60度角的建築角落
14. 設備預埋的高精準度
15. 三樓橋面板展間
16. 最後小天光
#美學,#建築

丹麥當今最牛的建築師

提出''環境思考''的建築思維,將屋頂建造成比自然山丘更宜人的人造山徑步道、滑草場或滑雪場。
利用乾淨的水蒸氣,不定時吹出巨大煙圈,對比工業煙囪的汙染巨獸,凸顯建築設計能扮演良好的的社會角色。時時提醒不應過度追求經濟成長的工業而犧牲原本美好的地球環境。

#建築師 big.dk 官網 焚化爐滑草場


美國”Interior Design”雜誌 公布排行, 引用報導
Top 10. HKS, 美國‧達拉斯(Dallas, USA)
Top 9. NELSON,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 USA)
Top 8. Stantec, 加拿大‧埃德蒙顿(Edmonton, Canada)
Top 7. Hirsch Bedner Associates(HBA), 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 California, USA)
Top 6. IA Interior Architects, 美國‧加州舊金山(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Top 5. HOK,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St. Louis, MO, USA)
Top 4. Jacobs, 美國‧達拉斯(Dallas, USA)
Top 3. AECOM, 美國‧加州洛杉磯(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Top 2. Perkins+Will, 美國‧芝加哥(Chicago, USA)
Top 1. Gensler, 美國‧加州舊金山(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室內設計

色塊的堆疊就是建築立面設計

在建築立面的數據庫上訓練為帶標籤的建築立面。 似乎不確定如何處理較大的空白區域,但是如果在該區域上放置足夠的窗口,通常會得到合理的結果。 繪製“牆”彩色矩形以擦除事物。

Image-to-Image Demo
Image-to-Image Github

#建築,#AI,#GAN

集會居所的再思考

「就在無所事事的當下,建築師常常被啟發提出新的想法」David Dewane芝加哥建築師。

如同奧斯曼(Haussmann)對1800年代巴黎的翻新,倫敦1954年霍亂疫情爆發後倫敦的重新配置基礎設施以及19世紀紐約對廉價公寓住房惡劣條件的反應。

對於設計界的許多人來說,COVID-19的迅速擴及並重創世界各國,使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一生,對於一個持續變化的世界進行設計可能意味著什麼,尤其是當涉及到我們如何 聚集並使用大型公共空間,例如機場,酒店,醫院,體育館和辦公室。

介紹文稿

#建築,#新冠肺炎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1.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2.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3.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4.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5. 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6.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7.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的能源
8.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9.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10.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11.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12.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3. 採取緊急措施以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14.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15. 保護、維護及促進陸域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16. 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負責的且包容的制度
17.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Wikipedia | 影像放大

#永續

世界建築樣式的再思考

就在「全球化」新冠疫情不分東西南北到處流竄的當下。是誰想到要重新考虑一下“世界建筑”这个概念?甚麼機緣讓這個看似絕對穩定的「世界建築樣式」突然輕身轉向?
建築回到負起校園與城市對話的角色,雖然法雷尔和麦克纳马拉兩位建築師也認為校園與城市兩者身份迥異,不易相互隸屬與存在。但經歷長久的試煉與堅持,最終還是迎來世界的矚目。
建築立面樸實無華,甚或只有一片單調斜面,但精準地讓空間當作設計的解說者(Narrator)。內外單斜屋面設計,讓街道邊上的行人走在城市街道上會因爲通透玻璃牆的視覺穿引,讓行人有種置身校園建築內部的錯覺。下嵌到地下的樓層又讓室內訪客同時感受到人行道正下方的室內空間,靜靜承載著穿流不息的城市流。 介紹文稿(in English)

#建築,#極度人文的桂冠

未來建築工地

該專案主要目標是開發並使用自動化營造機器及機器人,作為建築工地創新施工過程的基礎。 我們的畢業生將成為社會的開拓者與創新偵查員,發明新的設計與工作環境,來設計並建造品質導向的低成本住房、低廢物於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築工地。
結合機械工程、電腦科學、土木工程及建築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和專長,才能全面創新數位化建築環境,並改變建築的方式。 因此個別化生產的主席邀請來自所有這些學術背景的學士畢業生前來亞琛,參加建築機器人技術領域相關的高度跨學科研究計畫。

介紹影片

#機械手臂, #建築自動化

1. 誕生於1900年的量子物理,在發展近四分之一世紀之後,於1925年來到關鍵轉型期,從「舊屋修整」躍升為「原地重建」
2. 在此為期十餘年的關鍵時期(1925~1935),出現了不少針鋒相對的,有些早已塵埃落定,有些還持續餘波盪漾至今。
3. 本次普科主要講述兩大陣營「海森堡 VS 薛丁格」,「波耳 VS 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科普

1. 東西建築分道揚鑣
2. 壯麗的帝國建築
3. 宗教建築形式的開拓
4. 歐洲中古世紀與唐宋
5. 近代來臨前的東西方世界
6. 近世文明的曙光
7. 王權鞏固後的世界
8. 現代世界的來臨
9. 鄉愁的後現代
10. 當代與未來

#建築史觀
YOUTUBE

Zaha Hadid Architects and ETH Zurich develop knitted concrete system

混擬土模版除了使用夾板外,還能採用甚麼新的材料?
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再一次挑戰大家的想像力,利用時下最夯的「3D數位針織」,繃緊後就是完美自由曲面的模板,不但結構性強,容易以許多小裁片縫合成連續性的大曲面,製作完全自由曲面之幾何造型,遠比單板類材料更具彈性。「數位針織」搖身一變成為絕佳的曲面膜板材。
3D數位針織
#3D數位針織,#混擬土工法

Adobe Photoshop教材[2019-10-09 12:54:22]

如何將2張A4掃描檔合併成1張A3的jpeg檔案

Outline
1. PhotoShop教材 00:11
2. 請先將A3圖紙,使用A4掃描器掃成上下兩張圖檔 01:18
3. 執行Adobe Photoshop 03:18
4. 拖拉第1張掃描影像 01:51
5. 拖拉第2張掃描影像 02:31
6. 另存新檔 02:40


教材連結
#線上教材,#Photoshop

NAVIDIA Gaugan高更AI畫操作說明

介面介紹

完整操作說明PDF
NAVIDIA Gaugan 官網(去畫畫看)

#AI繪畫,#AI自然景觀設計

2019年7月22日 - FaceApp一夕爆紅,在全球下載量累積超過1 億次

同學們! 發揮想像力一下,你還可以將「AI影像風格轉換」+「AI物件辨識」兩大技術做什麼樣更有創意的應用呢?

[註1]AI人臉風格轉換 | Getting Started With Style Transfer
[註2]AI人臉辨識圈選 | Face Recognition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aceAPP官網
#AI變臉

FaceAPP 玩過了嗎?

有耐心的同學直接看左邊的youtube。
簡單說明,其實也不複雜,1)先要收集海量老人的大頭照,有越多臉部皺紋、白髮、白鬍子等的特徵越好,作為風格影像大數據。2)取一張人臉相片,3)利用AI人臉風格轉換(style transfer) 4)利用AI人臉辨識圈選人臉部位影像,5)貼合回原始影像。就完成了。

我自己利用Photoshop分層做了個範例供下載參考(下載後請先解壓縮unzip)

海量環境照片與AI技術結合的設計

色鉛筆畫、水彩畫、油畫乃至於iPAD Pencil的20個最佳應用繪圖工具等,都是以往我們要設計或創造一個平面自然景觀影像時的熟知技能與工具,同時藝術、設計學院的學子們也被要求要不斷地精進這些工具的技能。
今天AI科技已經提出最新的設計流程,將「深度學習」技術結合「海量自然景觀影像」的結合,可能要開始扭轉上述的傳統思維。以後的環境景觀創作,只需要設計師在畫面上將畫面之「構圖結構」(Layout)用不同「色塊」自由塗鴉後,AI系統工具會分析這些色塊的分布特徵(features of the layout),在海量自然環境影像資料庫中學習相仿的構圖該出現什麼樣的自然景觀(如天空、雲彩、流水、小橋、林木、花草等),並自動「擬合」(fusion)成一張優美的自然景觀影像。
整個過程就像幼幼班塗色練習一樣簡單、直觀的景觀繪畫。
原文官網 | 直接試試GauGAN Beta
#AI繪畫,#AI自然景觀設計

亞大室內系一年級 | Created by openblogmini.sourceforge.net | CSS by Boostrap
[ Create Entry ] © 2015, 2016
Top